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基层风采

鲅鱼圈区:为基层减负 为幸福加码

发布时间:2025-04-02

信息来源:辽宁纪检监察网

字体大小:

分享:

 “以前人员去向证明、各类亲属关系证明、车辆损失证明等事项社区无力核实,难以提供相关证明,这让我们的工作负担很重、压力很大。”对于过去“证明多”的问题,营口市鲅鱼圈区海星街道丁屯社区党委书记张凤至有着切身感受。

 “证明多、证明繁”不仅让群众办事受阻,也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大量精力。

 2024年以来,鲅鱼圈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把基层减负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会同区委督查室对全区村、社区2020年10月至2024年9月出具的1.6万余份证明进行梳理、核查。

 “我们发现涉及15个行业25家单位的许多证明事项存在重复填报、超越职权范围等问题,针对此类情况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对这些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并且进一步明确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证明目录。”区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说。

 “2023年我们社区大概开了1000多个各类证明,平均一天三四个。自从去年整改后,证明数量降低了70%,这对我们来说工作量减少了很多,老百姓也少跑了很多路。”鲅鱼圈区海星街道办事处丁屯社区党委书记张凤至说。

 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之中。鲅鱼圈区纪委监委深入整治作风顽瘴痼疾,大抓基层减负,紧盯公安、住建、人社、民政、卫健等与群众办证服务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采取实地督导、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大力推进减证明、减材料,让基层干部提效率、抓实绩、真便民。

 为基层减负不能止于“减证明”“减牌子”,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减负增效,区纪委监委推动各部门强化源头治理,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强力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发布《鲅鱼圈区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白名单》,明确6项进校园事务,坚决遏制形式主义向学校转移趋势;制定《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具体工作的落实举措》,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的总体要求,从建立健全权责清单、推动编制和人员下沉、优化基层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用等七个方面,制定20项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果,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为群众幸福‘加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
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