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进入森林防火关键期,希望您能加强监督管理,坚决落实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日前,营口大石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同志到大石桥市汤池镇开展防火安全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负责同志进行谈话提醒。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把好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道关口。近年来,大石桥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日常提醒、诫勉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纠偏,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好。
为全面精准动态监测党员干部履职和作风状况,大石桥市纪委监委构建了“研判—处置—整改”全链条机制,依托大数据分析、信访举报、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的轻微违纪问题,第一时间启动“第一种形态”,通过面对面谈话、下发整改通知书、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督促干部正视问题、纠正偏差。同时,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特点,制定差异化整改方案,确保“对症下药”,实现问题“止于初萌、消于未发”。
在纪委监委推动下,大石桥市构建了“三级联谈”责任体系,党委(党组)书记主抓“关键少数”开展政治谈话,镇(街)纪(工)委书记聚焦廉政风险同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分管领导开展分管领域部门专项谈话。通过强化压力传导,推动各级党组织主动履职、规范用权,切实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为避免整改流于形式,市纪委监委着力做好“后半篇文章”。一方面,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对受到“第一种形态”处理的干部开展定期回访,评估整改成效;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廉政教育宣讲、编发典型案例警示录、更新干部廉政档案等方式,强化警示教育效果。此外,要求被处理干部提交书面整改报告,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并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督导,确保问题整改见底清零。
“用好‘第一种形态’既是严管更是厚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以‘治病于初起’的实效护航干部健康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石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